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主动公开内容>工作动态>突发公共事件

进入汛期,洪涝灾害后这些问题要注意……

访问量:

近日多地

出现洪涝灾害

而洪涝灾害后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

肠道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

是洪涝灾害后最常见的传染病

如何防范?

赣州蓉江新区疾控中心

为大家分享防控知识要点

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




一、为什么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传染病?















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孳生、人群暴露风险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多因素影响,各类传染病极易发生和流行,特别是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做好这些疾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二、洪涝灾害后的常见传染病















(一)肠道传染病


1.甲肝和戊肝

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雨季、洪涝灾害期间,含有甲肝、戊肝病毒的粪便经雨水冲刷污染饮用水源后,将导致甲肝、戊肝爆发或流行。


2.感染性腹泻

常见的重要感染性腹泻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在应急抢险救灾的情况下,因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差,驻地苍蝇密度高,人员比较集中,易发生流行或暴发,发病率明显增加。


(二)虫媒传染病


洪涝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病媒昆虫孳生地增加,蚊虫密度上升,被蚊虫叮咬的机会显著提升,增加了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发生风险。




















三、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传染病?

















(一)预防肠道传染病


以做好饮食、给水、环境和个人卫生等切断粪-口传播为主的综合措施并加强疾病监测。

防止“病从口入”,做好“三管一灭”,做到“五要五不要”。

  • 三管一灭

    管水、管饮食、管粪便、灭苍蝇

  • 五要

    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食品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物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 五不要

    生水未煮沸不要喝、无证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被污染未消毒物品不要碰


(二)预防虫媒传染病


为预防虫媒传染病,应做好以下个人防护。

  • 尽量避免接触流行区疫水,对因生产生活、抗洪救灾等必须接触水体的人群,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涂抹防护油膏或穿戴防护用具

  • 避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

  • 家中安装纱窗、纱门。外出尽量选择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被蚊虫叮咬

















赣州蓉江新区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居民朋友:如遇洪涝灾害,期间做好饮食卫生,保持卫生习惯。灾害过后注意环境卫生,预防疾病发生。加强卫生管理措施是预防各类传染病的不二法门,希望大家掌握日常预防方法,做好自我保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