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区综治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信访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认真履行职责,推动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法治建设基础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区综治中心主要负责人全面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法治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带头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各项工作。分管领导、股室负责人根据职责分工齐抓共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法治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全员参与。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严格执行“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在例会、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新论述、新指示,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重点法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八五”普法规划,按照区党工委依法治区办的统一规划,大力开展学法普法工作,年初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题》等书目以及新《行政复议法》列入学习计划中,认真制定我中心普法责任清单,将共性普法和个性普法紧密结合,使每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有新内容、新起色。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在中心“三重一大”事项中,坚决落实集体决策。根据省、市法学会关于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线上培训班要求,组织全区政法单位,分批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线上培训,通过集中观看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深学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等理论知识,引导大家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建设平安蓉江的实际成效。
(二)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是不断巩固法治宣传阵地。结合“法律八进”活动载体,积极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月”“415国家宣传日”等各类线下主题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位、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册、提供现场法治咨询等多种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现场群众答疑解惑,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守法用法和维护社会治安的自觉性。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主题活动8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
二是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优势,通过“平安蓉江”微信公众号开设“普法”、“法治护苗”“法护小蓉花”等法治宣传专栏,及时转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形式各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动漫、图文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抓实线上普法工作。
三是不断做大正面法治宣传。围绕讲好平安蓉江故事,发好平安蓉江好声音这一主题主线,2024年以来,在人民网等中央媒体发表文章20篇,在江西日报、新法治报等省级媒体发表文章30余篇,在赣南日报等市级媒体发表文章70余篇,蓉江新区发布等区级媒体发表文章90余篇,“平安蓉江”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380余篇,真正让平安蓉江、法治蓉江好声音飞入千家万户。
(三)推进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一是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积极发挥“蓉匠”调解服务团、“蓉匠”法治服务队、各行业调解组织等优势,集中研判化解重点难点矛盾纠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00余件,化解率达98.41%,全年未发生“民转刑”案件。
二是践行“寻乌模式”,探索高校园区社会治理模式。将全区34个综治责任单位对应挂点联系36个村(社区),协助挂点村开展平安建设工作,挂点单位干部结对联系若干户重点人员家庭,全区共摸排13类重点人员1080余人,均已落实干部联户。选定江西应用职业技术学院为试点,建立校地联席会议机制、“三联共治”机制,深化校地警合作,协调推进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推行“蓉匠”调解进高校,推动高校师生矛盾问题“一站式”解决,2024年,排查化解校园及周边矛盾纠纷100余起,化解率100%。
三是积极推动政法机关“法治护苗”。为确保“护苗”行动顺利开展,成立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惩治工作落到实处。率先建立未成年一站式救助中心,联合各单位先后印发《赣州蓉江新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惩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系列文件,为全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组织保障。全区政法机关彰显责任担当,选聘副科级以上干部及政法机关业务骨干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共选聘21名法治副校长和15名法治辅导员,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区法治副校长力量,将法治副校长队伍打造成为推动平安校园创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
四是信访法治化建设稳步推进。紧扣信访工作“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工作主线,积极践行“浦江经验”,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实现矛盾纠纷不上行。2024年,全区共受理办理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为94.67%,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带头落实领导干部约访下访包案等制度,有效解决了一批信访难题。全年化解信访积案32件,化解率80%。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市25公里健步走、扶摇直上音乐节等重大活动的信访保障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中心在普法与法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法治建设意识有待提升。部分干部职工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凭经验干工作”的问题。二是普法教育效果有待增强。普法教育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覆盖面和针对性仍需加强。三是矛盾纠纷化解难度较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信访难题和矛盾纠纷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复杂纠纷化解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和思路
法治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我中心将认真总结经验,找准差距,补齐短板,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法治建设工作。
一是深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专项治理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教育,加大服务对象宣传指导,继续深入开展依法信访、依法行政等宣传工作,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助力法治蓉江建设进程。
二是继续推进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全面落实干部职工学法工作,促进全体干部学法用法、依法履职,把法治观念强不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
三是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探索建立更加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纵深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提高各类矛盾纠纷化解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