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为抢抓农时,确保早稻种植工作顺利进行,连日来,赣州蓉江新区潭口镇坳上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积极行动,全面开展早稻工厂化集中育秧工作,为春耕生产按下“加速键”。
走进潭口镇坳上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经过浸泡处理后的水稻种子被送入催芽箱,催芽完成并经过晾干后,经过上盘、铺土、浇水、播种、覆土、出盘等流水线操作,被精心处理成秧苗盘,随后被送入恒温暗房,进行为期约25天的培育。
该育秧中心自3月8日起开始育秧,预计持续半个月。“每天我们都能育300亩左右秧苗,现在这里已经有500多亩的秧苗了。”育秧中心承包商史建伟介绍道。整个育秧中心拥有3个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预计能够满足潭口镇周边三个村3000余亩早稻的用秧需求。
“相较于传统育秧方式,工厂化机械育秧具有显著优势。”史建伟介绍,“传统育秧受室外气温影响大,容易导致烂种问题。我们采用机械化全智能技术,能够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催芽率可以达到90%以上。”
此外,工厂化育秧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传统育秧方式需要大量人力投入,且生产周期长、效率低。而工厂化育秧通过机械化操作,实现了育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缩短了生产周期。
据了解,育秧大棚属于坳上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坳上村村干部罗光生介绍:“通过承租给种植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水稻育秧的生产效率,还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近年来,赣州蓉江新区不断强化惠农政策扶持,积极探索“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模式,推进水稻育秧、栽插、病虫防治、收割、烘干的全程机械化生产,用科技力量牢牢守住“粮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