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腊月,走进潭口坳上村,硬化公路串村入户,居民院落干净整洁,蔬菜基地绵延伸展,宛若一幅油画……
曾经是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匮乏,全区唯一的省级“十三五”贫困村,如今交通便利,产业蓬勃发展。坳上村的变化,是赣州蓉江新区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发生脱胎换骨变化的一个缩影。
齐心协力 众人划桨开大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为做好脱贫攻坚这项系统工程,区领导多次下乡调研,来到老表家,听听老百姓需要什么;走在田间地头,看看基础建设缺少什么;组织召开调度会,议议大家齐心合力为乡亲们做些什么……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走家串户,询问贫困户家庭耕地种植、收入支出等生产生活情况,全面完善基础资料,摸清底数,扎实做好精准再识别工作,确保脱贫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为增强攻坚力量,提升帮扶干部业务能力。蓉江新区对各村攻坚组长进行提档升级,由区领导,各镇(处)、区直各部门、区属(驻区)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攻坚组长,对所包村脱贫攻坚负总责,压实责任;区农办制定下发《赣州蓉江新区2019年脱贫攻坚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坚持“一月一培训”,提升基层干部的战斗力。
此外,我区还专门抽调10名行业扶贫单位业务骨干组建服务指导组,对标中央、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共性问题清单、脱贫攻坚“夏季提升”整改攻势清单,逐村过筛、逐户过点,把问题整改落实与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相结合,确保整改实效和工作推进“双赢”。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经过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2019年全区624户、1605位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三年间,贫困发生率也由8.95%下降到0.21%。
攻坚克难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啃下“硬骨头”,方能打胜仗。2019年,蓉江新区紧盯贫困户脱贫“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啃下了一个个脱贫的“硬骨头”。
“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干旱季节没水喝的情况了。”看着从水龙头汩汩流出的纯净自来水,茶元村涂屋组的村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饮水安全上,蓉江新区一方面采取分散改水(打井、共用井、引山泉水等)、自来水管网延伸、建设健康水站等办法着力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另一方面逐户开展水质检测和饮水安全宣传,确保农村安全饮水有保障。
在住房保障上,蓉江新区紧盯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全面排查和解决农户住房安全问题。逐村逐户核查农村人口住房安全情况,采取危房改造、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鉴定、整治“老人住危房”、重点测控出租房屋,防止危房出租等措施,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蓉江新区坚持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既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也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一方面落对标教育资助政策,确保资助政策应享尽享,2019年教育部门发放当年教育资助金414.86万元,资助5414人次;另一方面对厌学等原因辍学学生进行劝返工作,对因重度残疾不能来校就读的学生,采取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贫困家庭适龄残疾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蓉江新区加强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配备合格医务人员,做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实行政府代缴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商业补充保险,确保贫困群众得了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有保障。积极争取市级医疗机构支持,下放11种慢性病的认定权限,方便我区贫困群众的慢性病认定。建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采取集中开展健康体检、入户医疗服务、日常巡诊等方式,重点对患有慢性病贫困人口提供常态化履约服务,做实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
夯实两业 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流转土地每亩一年按照700斤脱水稻粒折价收租、产业奖补再得300块,我这样的阿姨子在这里做工每天还有100块工资,这样干一年下来,少说我也能增收2万块钱”。在迳背田园综合体的花木大棚里,村民刘海华手上忙着栽花培土,嘴里不停算着收入账。冬日的暖阳下,她脸上的笑容和四周的花朵一起绽放。
贫困人群走向富裕,终究要靠自身的造血功能。为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蓉江新区聚焦产业、就业,提升脱贫质量。
产业接地气、可复制、有特色、带动性强,才能有力带动群众增收。在产业扶贫方面,蓉江新区一方面积极探索迳背田园综合体、光伏电站等项目,促进增收脱贫,另一方面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此外,还采用帮扶单位、干部帮忙销售和采购,盘活村集体经济等办法,多渠道增产增收。
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为贫困户带来脱贫增收的希望。在就业扶贫方面,蓉江新区积极协调高校,开发公益性岗位;对接企业搭建岗位对接平台,加大岗位开发;加大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农业技术、电商创业、工匠技术的培训力度,增强就业技能。因人而异、多渠道解决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就业难题。2019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210人,实现全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就业率达90%。
智志双扶 下足“绣花”功夫
“党的政策再好,自己也要勤奋。”在潭东镇迳背村“我的扶贫脱贫故事”进村巡回宣讲现场,受邀分享的区交警大队驻潭东镇东坑村第一书记刘翊翔如是说。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蓉江新区坚持“志智双扶”,培树了一批脱贫典型、扶贫典型,将干部讲政策、群众讲故事有机融合,深入开展“扶德扶志、感恩奋进”感恩教育暨“我的扶贫(脱贫)故事”巡回宣讲活动33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基固本。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拔掉“穷根”,绝非一蹴而就之事。破除思维惯性方能摆脱路径依赖,找准奋斗方向。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吹响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总攻的冲锋号。
星光不负赶路人,新一年的征程已经开启,全区上下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一鼓作气“啃”下脱贫硬骨头,交出一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