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哞……”老远听见阵阵牛叫声,赣州蓉江新区潭东镇芦萁村的肖承金乐开了花。一大早,沐浴着春风,肖承金就赶着他家20多头黄牛到自家附近的草地上吃“早饭”。
今年48岁的肖承金,是芦萁村的养牛户之一,2015年,肖承金一家挤在土砖结构的瓦房里,家庭人多劳动力少,子女还在上学,生活比较困难,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建议下,肖承金养起了牛。多方筹集资金买了几头黄牛,对于这些“宝贝”,肖承金百般呵护,每天起床就是放牛去山上,观察牛的生长、健康情况,不敢有半点疏忽。虽然很累,肖承金却乐此不疲,为了养好牛,他与牛为伍,观察牛的习性,琢磨牛的食好,向农资店的老板学习防疫、消毒、治病等技术。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他逐渐积累经验,掌握了养牛的门道,由于管理到位、喂养精细,他养的牛成了“抢手货”。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村里帮助肖承金申请了5万元产业贷款,扩大了黄牛规模,购买了专业的饲料机。在肖承金的牛棚里,饲料成堆、牛舍成排,看着膘肥体壮、毛色光亮的牛,肖承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脱了贫。”
除了养牛外,勤劳的肖承金养起了鸡、鸭、鹅、羊,还在自家门口挖了个鱼塘,每天坚持割草喂鱼,当养殖一批成熟时,总会被同村村民抢购一空,养殖为他带来财富的同时,也让他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多面手”。
现如今,肖承金不仅实现了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为自己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门路,而且还在当地群众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看到肖承金养牛赚了钱,村里不少脱贫户也跃跃欲试,向肖承金学习养殖技术,现在,同村的王喜干、李熏杨、李干森等都发展起黄牛养殖,大家都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