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各类设施,补齐文化设施短板,让全区群众休闲娱乐游览有个好去处。如今,我区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走出家门,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遍地开花的文体活动,不断滋润着百姓的幸福生活。
章江河畔,倚坐窗旁,来一杯热茶或咖啡,手捧一本喜爱的书刊,沉浸在知识的世界,感受内心的宁静,享受生活的惬意……在赣州蓉江新区简约书吧滨江公园店,来这享受“慢生活”的人有不少,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人流更是络绎不绝。
简阅书吧滨江公园店面积500平方米,藏书量2万余册,涉及党建、文学、社科、历史、少儿绘本等内容读物及部分影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除了丰富的藏书,书吧还设有沙发、少儿读物区、茶室、水吧、母婴室、活动区,便于读者阅读的同时,也可满足在公园游玩的市民休憩活动。“在这么好的环境里,特别适合静下心来看书,这里的书都可以免费阅读,少儿读物也不少,一有空我就带她来这里,让她从小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家住章贡区的胡静带着女儿正坐在少儿读物区翻阅书籍。
与此同时,简阅书吧探索开辟了“书吧+商业、书吧+党建、书吧+学习培训”等运营模式,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全面推进全民阅读,增添新区“书香气息”。
不只城区,在农村,农家书屋已成为公共服务建设中的标配,全区34个村(居)都已配备农家书屋,文学、历史、科技、农技等书籍品类齐全,成为了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有了农家书屋,附近村民多个一个好去处,不仅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欢声笑语也更多了!”在潭东镇茶元村农家书屋,工作人员刘水莲正忙着整理书籍。“寒假开始,来这看书的人多了,每天都要整理一遍。”
不仅是农家书屋,全区不少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村民展示才艺、开展文创和宣扬乡风文明的平台,得到群众热捧。走进洋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一应俱全,村里的广场舞队伍也愈发活跃起来。“有了文化阵地的支撑,村里的广场舞队终于可以开展常态化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潭口镇洋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显庭说。
为了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全面覆盖,我区坚持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在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农村文化设施不断跟进,全力打通文化触达的“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质增效,基层“善治”之路越走越宽。
公共文化设施建起的不只是一座文化基础设施,更是广大基层群众奔向更丰富的精神世界的路径,不仅改变了基层群众的文化日常,更加注重将乡村传统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推出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